繼美國接連對中國發(fā)起“雙反”調查后,中國出招了!這次,高粱成為中國“瞄準”的目標。
2月4日,中國商務部稱,中國將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或影響特朗普重要“票倉”
對于此次“雙反”調查的原因,媒體援引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的話說,商務部掌握的初步證據表明,美國政府對高粱提供了補貼,2013年以來,美國對中國高粱出口大幅增加,價格持續(xù)下降,對中國高粱產業(yè)造成損害。為此,商務部決定根據中國相關法律和世貿組織規(guī)則發(fā)起此次調查。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也在回答路透社記者的提問時指出,反傾銷調查是任何一個WTO成員國的權力,各個國家都在使用,都有權力發(fā)起這樣的調查。商務部發(fā)起對產自美國的高粱的“雙反”調查,是中國一個常規(guī)性政策。
據統(tǒng)計,中國是美國高粱和大豆的最大買家,這些糧食作物是最有價值的美國對華出口產品。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報道稱,糧食出口行業(yè)組織美國谷物協會(U.S。 Grains Council)的數據顯示,美國出口高粱的四分之三以上賣給了中國。中國海關數據則顯示,美國在2017年向中國出口了約480萬噸高粱,價值約10億美元。
|
|
相較于中美之間一年超過5800億美元的貿易額,這10億美元的高粱不足以動搖中美貿易的根基,但此次“雙反”調查卻精準打到了特朗普的“七寸”。
長期以來,特朗普都將農民視為其重要的“票倉”之一。美國前任民主黨籍總統(tǒng)奧巴馬執(zhí)政時推出太多針對農業(yè)的監(jiān)管法規(guī),無形中給農民增加了成本。而共和黨籍總統(tǒng)特朗普則減輕了很多農民家庭承受的監(jiān)管負擔。自去年1月就職以來,特朗普政府取消、暫緩或簡化1579項法規(guī)。
|
特朗普在2006年的艾美獎頒獎典禮上演唱《綠色的田野》。
今年11月,美國國會將舉行中期選舉,選舉結果對特朗普至關重要。近段時間,特朗普在對華安全及經貿領域展現出的強硬姿態(tài),大多被視為對選民的迎合。本次針對高粱的“雙反”調查一旦啟動,一年后將初見分曉,屆時美國農民受到的影響不言而喻。
貿易仍是中美關系“壓艙石”
自就任以來,特朗普一改美國以往姿態(tài),強調奉行“美國優(yōu)先”政策,在貿易方面亦是如此。在最近召開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特朗普就再次強調,一切貿易必須以基于美國利益的“公平”為前提。
聯合國貿發(fā)會議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在接受參考消息網采訪時稱,美國的重大轉變既與美國現任領導人及決策團隊的判斷有關,也和民意有關。這種民意反映了對強勢全球化、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美國的反思。這種反思在于把中國納入原有規(guī)則體系的嘗試造就了一個美國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中國深度加入全球化,在產能、資本流動等方面全方位受益,成為全球化的贏家。
|
美國雖然也是贏家,但并不是所有階層都是贏家。全球化其實意味著美國和發(fā)達國家的低技能勞動者不得不面對來自中國、印度等其他新興市場勞動者的競爭。這種反思就提供了民意基礎,因為很多這樣的階層并不能從全球化受益。
此前,亦有分析認為,特朗普在近期發(fā)表的國情咨文中將中國定義為“對手”,其經濟含義意味更濃。鑒于此,面對此次中國發(fā)起的“雙反”調查,不能排除特朗普繼續(xù)“出招”的可能。
不過,盡管如此,中國市場對美國的重要性,以及雙方在經貿方面的深度依存依然不容置疑。根據商務部2017年發(fā)布的《關于中美經貿關系的研究報告》,中國是美飛機、大豆出口第一大市場,約25%的波音飛機都銷往中國;中國對美服務貿易逆差長期存在,中國游客2016年在美人均花費約1.3萬美元;中國對美投資迅猛增長,近5年中企對美投資年均增速超60%;美國是中國最大出口國,過去37年內中美貿易增長了209倍……
|